产品详情
1月4日,记者获悉,包括华润雪花、青岛在内的多家啤酒企业已从1月1日起对产品做价格调整。
本次涨价不是单个企业的行动,国内外啤酒品牌集体选择在销售淡季加入到涨价的队伍中。
对于涨价原因,多家啤酒的调价通告函中均表述:由于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、人力成本增加、运输费用增加、环保税开征等原因,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增加。
一位啤酒企业内部高管对记者表示,“如今啤酒行业内也形成逐利的共识,未来几年啤酒行业的发展的新趋势是聚焦资源,在格局已定的背景下,争夺地盘并非啤酒企业第一个任务,而是以利润为首。”
“由于人工、运输费用等经营成本增加,自2018年1月1日,我司将对部分产品价格进行上调。”华润雪花啤酒《调价报告》称。华润雪花啤酒在另一份《关于产品价格调整的告知书》中表示,“受啤酒原材料以及人力成本大面积上涨的影响,导致我司经营成本大面积上涨,华润雪花啤酒从2018年1月1日,对以下产品做调整。”
青岛啤酒通告函指出,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、人工成本、运输费用增加、环保税开证等原因,生产成本增加。为了确保为客户继续提供高品质的产品,自2018年1月1日起,我司对部分产品价格及费用做调整。
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国内啤酒行业中率先举起涨价大旗的是燕京啤酒。在2017年12月1日,燕京啤酒(浙江仙都)有限公司称,从2017年12月1日起对460ml7°P燕京本生啤酒(纸1*12)产品的经销政策作出如下调整:终端进货结算价格顺涨3元/箱,单瓶零售价格顺涨1元/瓶。
对此,燕京啤酒方面表示,因为受原材料采购成本的大幅度的增加,公司采取了很多措施,仍旧没办法消化成本的增加。
记者了解到,雪花、青啤、燕京、三大国产啤酒巨头进行价格调整,而涨价区域也是从销量比较集中、竞争优势显而易见的区域或者优势品种开始。
“对于涨价,各大啤酒企业都已形成共识。”一位燕京啤酒高层管理人士对记者表示,经销商对淡季涨价也有心理预期。在旺季,厂家都在忙于销量,各个厂家的政策是收缩的,因为旺季送货都忙不过来。
“择淡季涨价,也是希望有缓冲期,遇到市场问题能随时进行调整,也为了销量不会受到波动。”上述人士表示。
“其实,在啤酒厂商对经销商层面做前期的宣传后,经销商对厂家的工作也有一个心理预期。就像房地产行业一样,越涨反而越看好。”一位燕京啤酒河北区域代理商则对记者表示,在涨价后,经销商也反映这几年没收到那么多预付款,而且对于2018年的销售也不是处于观望状态了。
事实上,随着行业集中度提高,销量下降而且各种成本上升,国内啤酒企业利润出现某些特定的程度的下降。
一份啤酒行业分析报告说明,经过前几年的行业下滑,以及包装材料成本的明显提升,中小企业正在加速退出市场。结合全球的经验来看,啤酒行业的集中度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净利润的影响较大,因为行业格局改善后竞争趋缓,企业的费用存在下降可能,盈利能力存在较大改善空间。
当然,涨价是利于改善企业利润的手段,啤酒企业也在变革调整中。相对于白酒行业而言,啤酒行业的复苏延迟了两年左右时间。对于涨价后的市场格局,啤酒专家方刚认为,不管如何,行业的集中度会促进提高。
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,今年百威啤酒将在国内关闭部分工厂,集中关闭弱势区域如安徽以及东北省份的工厂,雪花啤酒今年也将关闭20个工厂,燕京啤酒也会把一些僵尸工厂关闭,集中优势市场,聚焦产能。
“随着逐利成为共识,各大啤酒厂家会往高端以及个性化啤酒方向发力。燕京啤酒也在往精酿啤酒和白啤方向发力,就是为迎合新的年轻群体消费。”上述啤酒企业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。
“各个啤酒厂家从多年来的追逐体量跑马圈地,到近年来彼此之间形成相互对立,尤其是随着国内原材料成本以及环保税的增加,逐步形成从逐量到逐利的共识。”
可以发现,这些年啤酒企业间抢地盘争夺市场销量并没有提升,仍然还是集中在自己优势的区域发展。“青岛啤酒想抢占河北市场,但还是集中到山东等强势地区,尤其是人事调整后,青岛啤酒也在冷静考虑市场情况,聚焦资源在其核心区域。”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。
在经历了近年来关闭工厂、缩减产能后,国内外啤酒巨头们的业绩也正在复苏,青啤、雪花、燕京业绩也在增长,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,啤酒行业正走出低谷。“啤酒中高端化趋势已经显露无遗。在消费升级的当下,消费需求更加多元化、细分化、个性化,年轻花钱的那群人也是各大啤酒企业争夺激烈的市场。”一家啤酒企业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。
在高端化方面,雪花近期选择换LOGO、推出新概念产品等,而青岛啤酒也拉来了复星国际,从三得利手中获得股份的复星国际成为青岛啤酒第二大股东,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曾公开表示,未来公司做品质啤酒的同时,还将在营销领域加强体育、娱乐资源的嫁接。
保鲜啤酒机